顾比倒数线是由技术派大师戴若·顾比发明的,该指标利用三个重要的价格来判断入场或离场时机,可用于盘后制定下一个交易日的操作计划。此外,顾比倒数线还可以用于补充验证其他指标。
在编写顾比倒数线选股公式之前,需要先了解顾比倒数线的画法。以低点为例:
找到最低点对应的K线,这是第1根重要K线;
从第1根重要K线向左倒数,出现最高价高于第1根重要K线的最高价,这是第2根重要K线;
从第2根重要K线向左倒数,出现最高价高于第2根重要K线的最高价,这是第3根重要K线;
从第3根重要K线最高价画一条直线,这就是“顾比倒数线”。
CONST函数
编写公式需要使用CONST函数。
含义:CONST,取X的最后一天的值为常量
举例:LLV表示10日最低价的最低值,CONST)就表示取10日最低价的最低值的最后一天的值为常量。太拗口了,直接看例子吧。
A1:LLV;A2:CONST);
A1:LLV;如下白线所示,结果会随着行情的发展而不断变化,显示的是动态的结果。
A2:CONST);如下黄水平线,CONST)跟着LLV的最新值变化,比如LLV今天的值是1CONST)就是以15画一条水平线;明天LLV的值变成1CONST)就以16画一条水平线。A2:CONST);显示的是静态的结果。
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,A1:LLV;相当于你在看视频,A2:CONST);就相当于把视频暂停了,你看到的暂停画面。
顾比倒数线主指标公式
思路:
计算第1根重要K线的最高价。定位最低点。用眼睛看,很容易看出波段低点,但是量化没这么简单。本例取10日最低点,这个参数可以自行修改。用BARSLAST计算第1根重要K线距离现在的周期数,然后用REF函数返回到第1根重要K线,取其最高价,得到第1根重要K线的最高价。用CONST把这个最高价定格住,不然没法和之前的最高价比较。
T1:=BARSLAST);H1:CONST);
计算第2根重要K线的最高价。用REF函数返回到第1根重要K线,再用BARSLAST函数计算第2根重要K线距离第1根重要K线的周期数,再把周期数加起来,得到第2根重要K线距离现在的周期数。用REF函数返回到第2根重要K线,取其最高价,得到第2根重要K线的最高价,用CONST定格住这个最高价。
T2:=REF,T1++T1+1;H2:CONST);
计算第3根重要K线的最高价,和第2根过程类似,就不详细解释了。
T3:=REF,T2++T2+1;H3:CONST);
经过以上计算,三根重要K线对应的高点画出三条水平线,如下。
第3根重要K线对应的最高价画线就是顾比倒数线,用DRAWSL函数可以画出来。
顾比倒数线主公式:
T1:=BARSLAST);H1:=CONST);T2:=REF,T1++T1+1;H2:=CONST);T3:=REF,T2++T2+1;H3:=CONST);DRAWSL,LINETHICK2,COLORYELLOW;{从最后一个周期往左到第3根重要K线画线};
顾比倒数线选股公式
T1:=BARSLAST);H1:=CONST);T2:=REF,T1++T1+1;H2:=CONST);T3:=REF,T2++T2+1;H3:=CONST);A1:=CROSS;{最高价上穿顾比倒数线}A2:=C>MA;{60日均线}A3:=C/REF>03AND/>0.6;{涨幅大于3%}HC:=HHV;{10日最高价}LC:=LLV;{10日最低价}A4:=HC/LC<15;{10日高低价幅度小于15%}XG:IF,0);{当天符合条件有信号};
注意点
顾比倒数线选股公式仅仅是举例,简单做了筛选。其实顾比倒数线应该像文章开头所说,结合其他指标使用,可以作为其他指标的触发信号,用来判断进场时机。
CONST函数通达信虽然没有标注为未来函数,但是有未来函数的性质,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信号漂移。漂移的原因从之前的举例就可以看出来,比如X今天的值是1CONST就是以15画一条水平线;明天X的值变成1CONST就以16画一条水平线。也就是说历史的CONST值会变化的,这个过程会导致原来不满足条件的情况变成满足条件。本文的公式利用ISLASTBAR函数把历史信号屏蔽了,这样就不会有漂移的问题。不过因为用了CONST、ISLASTBAR,主公式、选股公式只有最近一次产生信号。
如何判断信号会不会漂移呢?可以通过通达信的沙盘推演、训练模式这两个功能,通过行情的不断发展,查看行情变动过程中信号是否会漂移。本文的公式因为只显示最近一次,随着行情发展,之前的信号会消失,但这和信号漂移有本质区别,不要搞错了。
顾比倒数线公式代码不长,寥寥几行,其中蕴含的我的思考过程却是复杂而丰富的,编写不易啊!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量化交易软件接口观点